值得學習!這25個奢靡品網站設計很不俗 |
發布時間:2015-10-18 文章來源: 瀏覽次數:2648 |
雙十一首日,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,主要電商企業全天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4.6億件,同比增長65%,全天各郵政、快遞企業共處理1.48億件,一位快遞員在微博上說:“雙11的目標是900個億!卻累死了我們快遞小哥們。” 在雙十一成功跨越七年之癢的時候,阿里巴巴下的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(就是通俗說的菜鳥物流)也在曬自己的成績單。聲稱在菜鳥物流體系內,截至11日24時,全天發貨量達到1.83億,發貨率接近40%。菜鳥公司還提到,雙十一所有包裹里程加起來可以繞地球1100萬圈,地球到太陽接近1500個往返,“突破人類目前探索到達的最遠間隔。”換句話說,這是一個比劉慈欣的《三體》里所描寫的宇宙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恐怖世界。 很值得驕傲嗎? 菜鳥有自己驕傲的理由,在雙十一之前,有個“一張圖看懂菜鳥網絡”的帖子,里面提到“菜鳥”有170多萬名快遞員,是43個馬爾代夫的總人口,有大約200架飛機(恕我才疏學淺,不知道是怎么算出來的,中國的全貨機總共也沒那么多吧)相稱于1.2個海航。不了解真相的筒子們,得認為這是一個多大的公司啊。實在大家都知道,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,是一家互聯網公司,是一家不干臟活累活的公司,它的快遞員,飛機,都不是自己的。絕大部門是快遞桐廬軍——四通一達的。 前面鋪墊這些,是為了深度解析下面這組數字,假如您認可上面的分析邏輯,再往下看; (假如您不認可,請思索一個題目:歐盟是否可以被視為一個國家看待,固然有了歐元?) 根據權勢巨子統計數字:截至11日晚上8點,各大快遞公司包裹數 突破4000萬:中通 突破3000萬:韻達 申通 突破2000萬:百世匯通 圓通 突破1000萬:每天快遞 順豐 (注:順豐并沒有宣布官方數字,業內估計大約在1500萬左右) 這組數字有何玄機,簡樸看兩個新聞,詳細內容感愛好自行百度: 5月14日 阿里巴巴團體公布,已聯手云鋒基金,戰略投資海內主要物流快遞企業圓通。不外,阿里方面并未透露投資金額和占股比例。(增補,此前阿里已入股百世匯通)。 6月7日動靜,順豐、申通、中通、韻達、普洛斯聯合發布公告,共同投資創建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,致力于研發運營面向所有快遞公司、電商物流使用的24小時自助開放平臺——“豐巢“智能快遞柜,以提平臺化快遞收寄交互業務。 無論阿里巴巴是否愿意承認,自今年6月以來,后來業內往往會把中國民營快遞分為兩大陣營阿里系和非阿里系,前者包括圓通和百世匯通,后者包括順豐、申通、韻達。中通因為后來接受了紅杉資本高瓴資本華平的投資,估值超過了民營快遞一哥順豐,也被視為一哥獨立的氣力。 那么用這個視角來看這組數據,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結果。 阿里系:2000萬+2000萬=4000萬 非阿里系:3000萬×2+1000萬+1500萬=8500萬 中通:4000萬 假如阿里的人看到這篇文章,肯定會駁斥說,不能把四通一達分開來看,他們都還在用菜鳥的電子面單呢。我無意挑起爭奪,只是想指出幾個有趣的題目: 第一,中通為何是第一 假如雙十一之前讓人猜測今年雙十一的快遞榜首,一般都會以為是圓通和中通之爭,過去的靈通系一哥申通已經掉隊,圓通靠21%的市場據有率已經是第一。但是僅僅就第一天的情況看,中通卻毫無懸念的拔得頭籌,不得不說,這恐怕仍是與資本的助力有關。目前海內估值最高的快遞公司,果然在雙十一首日也是第一,這也天然會給資本以決心信念。 另一方面,中通和圓通都在為了加快IPO進程,進行網絡直營化的改造,在這一過程中,據說中通的轉型更為順利,而圓通則還在調整中。這種轉型的本錢與代價天然也會影響到雙十一的表現。 第二 百世匯通為何崛起 在第一日的表現中,良多人都在為百世匯通的表現感到吃驚,過去人們已經習慣了說三通一達來取代四通一達,被去掉的一通就是百世匯通。但是自從今年將物流公司更名百世快遞以來,百世匯通即下決心離別桐廬系的形象。作為馬云最早投資的物流公司之一,百世一直以夸大技術和信息化自居。但從之前把握的信息看,百世的業務量猛增,也和他們在供給鏈方面針對熱門進行布局有關,好比2012年起他們就和聞名淘品牌茵曼達成合作協議,茵曼將倉儲與物流治理交給了百世團體,那么當茵曼持續起量的時候,百世的業務量也跟著水漲船高。 那么隨之而來的一個題目仍是和圓通有關。圓通可以說是馬云最高看一眼的嫡系部隊,10月份圓通完成股權變更后,菜鳥CEO童文紅入閣董事會,但是雙十一首日的結果看,兩個嫡系部隊承運的包裹數目倒是半斤對八兩,相差不大,或許,這是有阿里方面平衡利益的考慮。 第三 為何日日順搶得第一單風頭 在阿里的物流體系中,還有兩個特種部隊,一個是海爾日日順,以擅長大家電配送著名。還有一個就是重量級的戰略合作伙伴蘇寧云商。物流也是阿里與蘇寧合作的重要籌碼。而且蘇寧也在大家電物流方面深耕多年,頗有心得。 良多人都看到一個新聞,今年雙十一首單,被日日順搶得,詳細過程不再贅述。今年8月阿里蘇寧達成戰略合作時,筆者去蘇寧采訪,蘇寧方面也提到蘇寧自己的物流體系將會和阿里巴巴進行對接,究竟蘇寧有450萬平方米的倉庫貯備(京東為230多萬),以及一個遍布全國相對成熟的物流體系,當時筆者甚至感覺到,日日順或者四通一達都會被蘇寧物流分去一杯羹。 但是雙十一鄰近,因為蘇寧發動平京戰爭,與京東開始了電商史上最激烈的撕逼大戰,因此在物流方面,我們并沒有看到蘇寧物流與阿里巴巴的物流體系有多少融合。目前不清晰這是否是戰略協同的考慮,好比阿貍說,你去收拾京東,我來對付順豐。 第四 順豐數據表現平平,是否會調整策略 順豐歷來對電商洪流保持警惕,從數據看,民營快遞一哥的包裹量和每天快遞在一個量級,并不算理想。這有好的一面。由于誰都明白,雙十一來了,誰家包裹最多,誰家叫苦叫的最厲害,壓力最大,甚至品牌受損的可能性越大。在快遞業面臨電商議價能力不強的時代,也不是送的越多就越賺錢,甚至仍是可能虧錢。所以順豐在一定程度的隔岸觀火,又好的一面,就像當時的二戰,半個地球已經打的不亦樂乎,美國人仍是遲遲不肯參戰。 但是危險在于,雙十一的品牌影響力確實日復大過一日,年復大過一年。特別是越來越多的年青消費者加入購物戰團后,順豐是否會錯失這部門消費者,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。順豐是否需要調整自己的發展策略,采取一些更有針對性的措施,值得繼承觀察。 |